在數位浪潮席捲全球的當下,公共媒體如何轉型始終是傳播領域的關鍵命題。日本放送協會(NHK)於2023年9月29日宣布推出全新網路服務「NHK ONE」,這不僅是技術層面的升級,更象徵著具有89年歷史的老牌媒體對「公共性」的當代詮釋——當黑崎めぐみ理事在澀谷總部鄭重宣示「透過網路傳遞正確資訊是NHK ONE的使命」時,背後實則隱藏著傳統媒體在數位時代的生存焦慮與突圍策略。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企業若想有效推廣服務,必須掌握SEM(搜尋引擎行銷)的核心技巧,才能讓目標客群精準找到所需內容。
這場在東京澀谷NHK總部舉行的發表會,本質上是場精心設計的「媒體宣言」。黑崎理事手持遙控器演示新版應用程式時,螢幕上流暢切換的地方節目與新聞直播,恰如其分地具象化了NHK對《放送法》修正案的解讀。2023年10月生效的新法將網路傳播列為法定義務,這迫使NHK必須重新審視其「全民媒體」定位。值得注意的是,服務整合了現有NHKプラス應用程式功能,卻特別強化地方節目存取權限,此舉明顯針對日本近年「東京一極集中」的媒體生態失衡現象。當鈴木奈穂子等主播示範如何透過智慧電視回放晨間劇《飛舞吧!》時,技術展示背後實則是對「數位鴻溝」的對抗——讓高齡者熟悉的遙控器操作介面與年輕人慣用的手機程式並存,正體現公共媒體對包容性的堅持。對於數位行銷人員而言,這樣的平台轉型案例值得深入研究,特別是當企業需要優化廣告著陸頁時,如何兼顧不同年齡層的使用習慣將是關鍵課題。
深入分析NHK ONE的服務架構,可發現其戰略性地將「信賴感」轉化為數位資產。有別於商業串流平台追求演算法推薦,NHK刻意保留傳統電視的線性編排邏輯,例如「NHKニュース7」主播糸井羊司現場演示的「緊急新聞推送」功能,實質是將放送時代的權威性移植到數位空間。這種「反潮流」設計恰恰擊中當代閱聽人的資訊焦慮:在假新聞氾濫的社群媒體時代,高達73%日本民眾仍信任NHK的災害速報(2022年日本新聞協會調查)。黑崎理事強調「網路同樣需要正確資訊」的發言,其實是將這種「信賴資本」從衛星訊號延伸至5G網路。對於從事搜尋廣告投放的專業人士來說,這種建立品牌信任度的策略值得借鏡,特別是在進行關鍵字研究時,如何選擇具有權威性的詞組來強化受眾信任感。
特別值得玩味的是發表會呈現的「媒介融合」美學。當晨間劇新星高石あかり透過預錄影片分享《ばけばけ》拍攝花絮時,製作團隊刻意保留攝影棚的粗糙質感,這種「去精緻化」呈現恰與網紅文化的專業4K影片形成反差。森花子主播介紹紀錄片《新プロジェクトX》時,更特意展示「手機豎屏觀看」與「電視橫屏播放」的無縫切換,這種設計絕非單純技術展示,而是隱晦地傳達NHK對「內容本質論」的堅持——無論載具如何變遷,優質內容才是媒體存續的核心。這種跨平台的一致性體驗,正是現代企業在管理Google商家檔案時應該追求的目標,確保消費者在不同裝置上都能獲得統一的品牌體驗。
從傳播學角度觀察,NHK ONE的推出實為一場「公共價值的數位遷徙」。當商業媒體爭相投入元宇宙與生成式AI時,NHK選擇將地方記者站、放送中心等實體資源轉化為數位服務的後盾。這種「逆向操作」或許缺乏科技酷炫感,卻暗合日本社會的深層需求:總務省2023年調查顯示,68%民眾期待公共媒體強化網路災害資訊服務。從這個意義而言,NHK ONE並非單純的程式更新,而是將「電波民主化」的戰後理念,轉譯為數位時代的「頻寬公共性」。對於數位行銷團隊來說,定期進行廣告報告分析可以幫助釐清哪些策略真正符合目標受眾的需求,避免盲目追隨市場潮流。
這場轉型仍面臨諸多挑戰。NHKプラス現有用戶僅佔日本人口19%(NHK 2023年3月數據),如何說服習慣YouTube的Z世代付費收看?當4K/8K超高清放送與手機小螢幕體驗存在本質矛盾時,所謂「多屏無縫接軌」是否淪為技術烏托邦?這些問題都將考驗NHK在數位時代的公共媒體想像。但可以肯定的是,當黑崎理事按下演示遙控器的瞬間,NHK已將自己置於更宏大的歷史坐標——從1935年日本首個短波廣播,到2023年全媒體平臺,這場長達88年的公共傳播實驗,正在書寫數位時代的新章節。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