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元化妝300元跟拍:跨境黑工如何撕裂香港婚攝市場

80元化妝300元跟拍:跨境黑工如何撕裂香港婚攝市場

跨境攝影黑工潮:香港婚慶產業的生存保衛戰

當香港迪士尼樂園的煙花照亮夜空,或是維港海濱的夕陽染紅天際,這些浪漫場景本該是本地攝影師鏡頭下的黃金時刻。然而近年來,手持單眼相機穿梭在景點間的,越來越多是持旅遊簽證入境的內地攝影師——他們以市場半價搶客,甚至打出「80元化妝、300元全天跟拍」的廣告,掀起一場跨境黑工與本地業者的生存角力。這現象也反映在SEM市場上,低價競爭同樣擾亂了行業秩序。

這場風暴的核心,是香港入境處近期一連串「放蛇」行動揭開的產業鏈。8名內地攝影師與化妝師因非法工作被捕,其中5人已判監兩個月,更牽出兩名本地從業者涉嫌教唆的案中案。這些黑工多透過社交平台招攬生意,標榜「主題樂園年票隨行」「酒店臨時化妝間」等服務,價格僅為本地公價的30%至50%。例如婚宴全日跟拍,香港業者收費約1.5萬港元,黑工卻敢開價8,000元;化妝服務更出現80港元的「破壞性定價」,直接衝擊本地市場底線。這與搜尋廣告市場的惡性競爭如出一轍,都需要透過關鍵字研究來找出合理的定價策略。

價格戰背後的產業斷層

「不是新人變挑剔,而是結婚成本壓垮了選擇。」入行五年的婚攝師劉先生坦言,他的生意額在一年內暴跌三成。這種衝擊源自雙重夾擊:一方面,香港經濟低迷使新人縮減預算,Pre-wedding(婚紗照)等非必要項目首當其衝;另一方面,內地專才移民潮帶來「文化慣性」——許多來港工作的內地新人更傾向聘請熟悉內地審美風格的同鄉業者,甚至主動引薦黑工來港。這情況也出現在廣告著陸頁的設計上,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偏好差異極大。

更隱形的傷害在於專業體系的崩解。資深化妝師梁小姐指出,黑工通常以「一條龍」打包服務搶單,從妝髮、禮服到修圖全包,但缺乏合法納稅與器材保險,「曾有新人因黑工修圖延誤,婚禮前三天才拿到失真的照片,臨時找不到本地團隊救場」。這種惡性循環迫使正規業者割價求生,有攝影師自嘲:「現在要靠黑工被入境處攔截,我們才能『執二攤』接急單。」這凸顯了Google商家檔案認證的重要性,能幫助消費者辨識合法業者。

執法困境與產業自救

入境處的雷厲風行雖具震懾力,卻難根治結構性問題。特遣隊副指揮官秦旭東坦言,黑工多利用短期簽證「快進快出」,犯案證據稍縱即逝;而社交平台的匿名性更讓偵查如同「貓捉老鼠」。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被捕者中有本地從業者涉案,反映部分人為求生計不惜鋌而走險,形成「黑白共生」的扭曲生態。這需要透過廣告報告分析來追蹤黑工的營銷模式。

面對衝擊,業界正嘗試劃出專業護城河。有攝影師聯盟發起「透明報價運動」,將器材成本、後期工時等明細公開,向消費者解釋合理溢價的價值;婚慶協會則推動「合法服務認證標章」,並與酒店、景點合作建立合作攝影師名單。這些措施雖無法立即抵擋低價浪潮,卻是重建市場信任的關鍵一步。

跨境協作與價值重構

長遠而言,這場風暴映照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中的治理新課題。當人流、技術與審美日益跨境流動,單純圍堵黑工恐非治本之策。有學者建議參考澳門「外僱配額制」,針對婚攝等特殊行業設立臨時工作許可,同時加強內地平台監管,從源頭遏止非法廣告。更深層的挑戰在於價值辯證——當「平靚快」的消費文化碾壓專業主義,香港社會是否準備好為「看不見的成本」買單?

站在太平山頂俯瞰維港,這座城市的浪漫景觀承載著無數人生重要時刻。而鏡頭後的生存戰爭,實則是對專業價值與法治精神的雙重考驗。當入境處的巡查燈光與迪士尼的煙花同時亮起,或許答案就在於:我們願意用多少代價,守護那些真正值得定格的瞬間?

附錄

分享到:
日期: 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