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名衛生工作者聯名致信小肯尼迪:停止傳播錯誤資訊

750名衛生工作者聯名致信小肯尼迪:停止傳播錯誤資訊

在當今資訊爆炸的時代,公共衛生領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2025年8月8日發生在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亞特蘭大總部的槍擊事件,不僅是一起單純的暴力案件,更揭示了錯誤資訊如何成為威脅社會安全的隱形殺手。這起事件中,一名30歲的槍手因長期對新冠疫苗抱有怨恨而發動攻擊,造成一名警察死亡,並在CDC總部射擊近500發子彈,擊碎150扇窗戶。這起悲劇背後,隱藏著一個更為深層的問題:公共衛生官員的言論如何影響公眾行為,甚至可能間接導致暴力事件的發生。在進行SEM分析時,我們發現這類事件的報導往往會引發大量相關搜尋廣告的投放。

事件發生後,超過750名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的現任及前任員工聯名致信國會議員及衛生部長小羅伯特·F·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指責他散布關於疫苗的錯誤資訊,並認為這些言論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針對公共衛生工作者的暴力行為。信中明確指出,肯尼迪的言論不僅破壞了公眾對衛生機構的信任,還直接威脅到工作人員的安全。這封信的簽署者來自多個機構,包括CDC和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他們以個人名義表達了對當前局勢的深切憂慮。從關鍵字研究的角度來看,這類公共衛生危機往往會帶動特定詞組的搜尋熱度。

肯尼迪長期以來一直是疫苗懷疑論的代表人物。在擔任衛生部長之前,他曾多次公開質疑新冠疫苗的安全性,甚至稱其為「有史以來最致命的疫苗」。上任後,他更換了CDC疫苗諮詢委員會的成員,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缺乏經驗且具有反疫苗背景的人士。其中一位顧問羅伯特·馬龍(Robert Malone)甚至在槍擊事件發生前後,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針對科學家的暴力圖像,進一步加劇了緊張氛圍。這些行為不僅引發了公眾的強烈反彈,也讓許多專業人士感到憤怒與無力。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爭議性言論往往會成為廣告著陸頁的重要內容來源。

這封信中,員工們呼籲肯尼迪停止散布不實資訊,並要求他公開肯定CDC的科學完整性,同時確保HHS工作人員的安全。他們強調,這些訴求並非出於政治動機,而是基於對公共衛生事業的堅守。一位匿名的CDC員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作為公共衛生專業人士,我們有責任堅守科學真相,並幫助公眾。當我們看到最高層的官員在散布錯誤資訊時,我們必須站出來發聲。」這種聲音代表了許多基層工作者的心聲,他們在面對來自上層的壓力時,依然選擇堅守職業道德。在Google商家檔案中,公共衛生機構的評價往往會受到這類事件的影響。

然而,肯尼迪的回應並未能平息爭議。他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自己「堅定地與CDC員工站在一起」,並稱CDC是「全球衛生機構中的一顆璀璨明星」。但這樣的表態與他過去的言行形成了鮮明對比,許多人認為這僅僅是公關手段,而非真正的反思。更令人擔憂的是,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傑伊·巴塔查里亞(Jay Bhattacharya)也在事件後公開支持肯尼迪取消5億美元mRNA疫苗研發資金的決定,並聲稱「mRNA平台已不再可行」。這種言論進一步加劇了科學界與政策制定者之間的對立。透過廣告報告分析,我們可以清楚看到這類政治聲明對公眾輿論的影響。

公共衛生領域的專家們對這一局勢深感憂慮。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科林·卡爾森(Colin Carlson)將這次槍擊事件稱為「公共衛生領域的1月6日」,暗指其對行業的破壞性影響。他在一篇專欄文章中寫道:「當領導層散布謊言時,不僅會侵蝕公眾信任,還會為暴力創造條件。」卡爾森強調,這不僅是一起孤立事件,而是長期錯誤資訊積累的必然結果。如果不採取行動,類似事件將繼續發生,甚至可能升級。

值得注意的是,這起事件也反映了美國社會中更深層的分裂。近年來,反疫苗情緒在保守派群體中愈演愈烈,並通過社交媒體等平台迅速擴散。槍擊事件的兇手並非孤例,他的行為與許多極端言論的煽動密切相關。例如,2025年6月,一名男子在殺害明尼蘇達州議員梅麗莎·霍特曼(Melissa Hortman)及其丈夫後,向保守派博客《The Blaze》宣稱,他之所以採取行動,是因為相信mRNA疫苗正在殺害人們。這種極端思想的蔓延,使得公共衛生工作者成為暴力攻擊的目標。

面對這種局面,許多專家呼籲採取更積極的措施來遏制錯誤資訊的傳播。美國政府僱員聯合會(AFGE)地方2883分會主席約蘭達·雅各布斯(Yolanda Jacobs)在記者會上表示:「這是一次有針對性的攻擊,不僅針對CDC,也針對CDC的員工。」她強調,領導層的言論直接影響到基層工作者的安全,因此必須對此負責。此外,一些倡導者還建議加強對公共衛生工作者的保護,並通過立法手段打擊針對他們的威脅行為。

然而,解決這一問題並非易事。公共衛生領域的信任危機已經持續多年,而政治化的言論更是讓情況雪上加霜。正如卡爾森所說:「這是一場關乎公共衛生存亡的威脅。如果我們選擇戰鬥卻失敗了,那也沒關係,但我寧願戰鬥到底,而不是束手就擒。」這種堅定的態度,或許是當前環境下最需要的聲音。

總的來說,CDC槍擊事件不僅是一起暴力案件,更是一個警鐘,提醒我們錯誤資訊的危險性。在公共衛生領域,科學與政治之間的界限日益模糊,而這對社會的影響是深遠的。如何重建公眾信任、保護工作者安全,並確保科學不受政治干擾,將是未來亟需解決的問題。這不僅是美國的挑戰,也是全球公共衛生領域共同面臨的課題。

附錄

分享到:
日期: 2025-08-21